库兰萨日克古墓群
级别: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类型:古墓葬
年代:战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址:阿合奇县
简介:
库兰萨日克墓群位于库兰萨日克乡琼布隆村,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有古墓45座,1993年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0座。此次普查时,根据地表封堆,仅能识别墓葬28座。墓群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有墓葬8座,皆为小型石堆墓,呈东北至西南向直线排列;北区墓葬分布较集中且多大型墓葬,墓葬封堆由卵石和黄土混合堆筑而成,根据封堆形态可以分为石围墓和石堆墓两种。石堆墓19座,直径5.3~8米,较低平,高0.2~0.4米。石围墓用扁平砾石在地表上竖插一圈,然后在上面再垒封堆,封堆结构同石堆墓。石围墓直径13~20米,高2米左右。根据已发掘的10座墓葬来看,墓葬多为单室墓,墓室均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皆为西北至东南向。属二次葬,少葬具,随葬品较少,且多为生活用品。随葬器物可分为金、铜、铁、石、陶、骨器六类。部分墓葬随葬鹰、羊。陶器器形主要有钵、罐、壶瓶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北部墓群的墓葬较南部墓群墓葬封堆要高大,而且根据自治区发掘的情况来看,该墓群可能是一处部族墓地,部族成员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层。发掘者认为该墓群可能是塞人的文化遗存。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