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州级复核情况反馈意见
索 引 号 | 01047834X/2023-01820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克州教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3-06-08 19:35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
来 源 | 克州教育局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教基〔2021〕3号)精神,按照自治区关于印发《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新教厅〔2022〕9号)、《自治州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和《关于印发<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克教发〔2022〕48号)要求,在学校自评、县(市)督评基础上,自治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成评估组分别于2023年4月13日、4月14日、4月17日及4月25日对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克州江苏实验中学)、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阿克陶县银杏小学、乌恰县实验小学、阿合奇县团结小学和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等6所学校发展性评价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实地复核评价。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复核评估认定情况
此次核查按照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校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分类评价、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规范性、基础性、法定性和导向性,重点从学校发展特点的角度评价。主要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校园安全、警示性指标、办学思想与发展规划、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办学特色、满意度测评、加分项目情况等15个A级指标,32个B级指标,52个C级指标进行评价。
督导评估组通过书记校长述职、实地走访查看、查阅档案资料、师生座谈、满意度测评、分析评议等方式开展核查,共复核6所学校,查阅档案资料56份,访谈人员150人(涉及教师60人、家长90人),发放社会调查问卷7810份,有效问卷6426份(涉及家长5421人、教师1005人),6所学校发展性评价满意度测评率均在90%以上(指标要求满意率须大于等于85%)。
发展性评价工作调查问卷满意率统计 | ||||||||
学校 | 家长 | 教师 | ||||||
满意 | 比较满意 | 家长实际填报人数 | 满意率 | 满意 | 比较满意 | 教师实际填报人数 | 满意率 |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初中) | 368 | 130 | 506 | 98.42% | 80 | 35 | 126 | 91.27% |
阿图什市销鲁克中学 | 549 | 180 | 756 | 96.43% | 288 | 80 | 380 | 96.84% |
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 | 1294 | 414 | 1737 | 98.33% | 129 | 44 | 177 | 97.74% |
阿克陶县银杏小学 | 578 | 107 | 690 | 99.28% | 39 | 14 | 54 | 98.15% |
乌恰县实验小学 | 597 | 135 | 740 | 98.92% | 129 | 14 | 146 | 97.95% |
阿合奇县团结小学 | 713 | 266 | 992 | 98.69% | 104 | 18 | 122 | 100.00% |
合计 | 4099 | 1232 | 5421 | 769 | 205 | 1005 |
评估组在广泛采集评估信息和汇总评议意见的基础上赋分,评价结果均为合格档次(70-79分)。其中:乌恰县实验小学79.5分、阿合奇县团结小学78.25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克州江苏实验中学)77.9分、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76.3分、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75.3分、阿克陶县银杏小学75.3分。
二、学校发展成效及特色亮点
评估组通过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一致认为,从整体来看,近年来,6所校发展目标明确,工作务实,自评客观,学校整体发展成效较好。
(一)党建引领办学,工作有创新,校园教育生态整体良好。
6所学校均以党建引领办学,落实校级领导“一岗双责”制度,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相关决策部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突出教师队伍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将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利用政治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促进党员自主学习。通过廉政教育、文化墙、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交流等方式和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专项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学校党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廉洁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所增强,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坚持教育内涵发展,工作有谋划,教育教学方式有所转变。
6所学校均能开齐开全国家规定课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得到有效提升。能够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狠抓学生养成教育,通过课后服务、开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家校协作等方式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革命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致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克州江苏实验中学)依托江苏援疆资源,开办“江苏教改实验班”,积极运用江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每个年级打造1-2个示范课堂,紧紧围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探索适合克州二中学情、生情、教情的高效课堂模式,扩大校内外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开放、示范、共享、共生”的“江苏克州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本地教师积极参与援疆教师主持的各类听评课活动,主动申请参加“示范课堂”授课,邀请援疆专家诊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苏克两地主要媒体纷纷采访并报道克州江苏实验中学“校本示范课堂”的新举措。州委副书记、州长吾肉孜阿力·哈西哈尔巴依来校视察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校本示范课堂”建设方面,勉励援疆教师要将江苏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与本地实际相融合,探索高效的具有克州特色的管理模式,并在全校及全州推广。
(三)教师培养梯队化,校本研训常态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稳步提升。
6所学校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依托援疆以及州、县、自治区和国家级培训平台,积极为各层次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和空间,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一定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6所学校均能够积极参与州、县两级各类大教研和学科专业论坛等活动,能够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方向,规划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学科命题大赛、专业课题研究、专家示范引领等方式,实现教师教学互助、共同成长。
(四)积极开展德育创新,活动亮点纷呈,育人工作扎实有效。
6所学校均能从德育队伍建设、学生生涯发展及社团活动、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青少年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德育观念、内容、模式、途径、方法的探索教育,德育工作开展扎实有效。能够利用每周专题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学生教育体系。能够强化教材育人功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中小学主题教育读本纳入思政课程中,全覆盖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各族师生头脑。
(五)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创设,校风校貌蓬勃有生机。
6所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各有特色,均能够认真挖掘本校特点,创设符合学校办学规律的文化氛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克州江苏实验中学)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明德笃行”校园文化,以“明德”为核心,加强师生师德情操的培养,以“笃行”为抓手,注重知行统一、道德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通过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教育,在学生心里播种浇花,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以“红色硝鲁克奠基好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主题,突出红色代表革命、勇气和正能量,宣传红色革命精神;阿克陶县银杏小学以“银杏书香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将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质朴无华的务实精神、友邦善邻的和谐精神、多予少取的奉献精神;乌恰县实验小学以“胡杨”为标志,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发扬胡杨精神,努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具有边疆特点的“西极”校园文化;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以“石榴娃”作为物态标志,体现“颗颗红心、团结有爱、顽强成长”等品格力量,以“石榴花开,美好育才”为校园文化口号,发扬“昆阿共育”精神,努力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南疆特色、昆山元素的“石榴”校园文化。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引领性不够,在县域学校发展顶层设计上有待加强。
(二)学校对自身的发展规划意识较为薄弱。
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内容与州县两级教育“十四五”规划以及克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衔接还不紧密,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不细致,指标未量化,实操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落实。
(三)特色亮点、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从复核情况看,6所学校对自身特色与亮点的提炼尚处在粗浅的表层,存在特色、亮点彰显不够,重点突出不够的问题。
(四)教师的专业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在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达标等方面,力度还不够,教师培养培训后的拓展辐射方面还不到位,教师专业纵深发展成效还不明显。
四、建议
(一)提高规划意识,重视顶层设计。
建议县(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发展性规划工作,认真规划指导学校工作开展。各校要将各类规划与分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处室工作安排紧密结合,明确发展目标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工作措施,注重规划在落实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使学校在规划推进中稳步、有序地发展,发挥规划对学校工作的整体引领作用。
(二)认真谋划,深入挖掘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的突破与彰显。
各校要在进一步梳理学校历史、现状等校情特点的基础上,围绕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从发展理念、育人模式、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寻找切入口,深入思考学校的特色与亮点,并融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并持续稳步推进,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辨识度以及办学品位。
(三)建设成长梯队,完善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
健全完善教师发展的长效培养机制,激励青年教师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技能及各方面综合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研究中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工作交流,拓宽教师视野;多途径建设一支专业精湛、充满活力、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
请各县(市)教育局、克州二中高度重视,于6月20日前将整改方案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落实情况将于第二批义务教育发展性评价工作开展时进行抽查。对整改不力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按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采取问责处理。
自治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