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扬帆农村教育新未来
索 引 号 | kzlskekzz/2025-00223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克州教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5-01-17 19:23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
来 源 | 克州教育局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过去的一年,州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党的领导,调整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全覆盖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议事规则,切实发挥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和提升双管齐下、全面提升,组织校(园)长大比武、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党建工作观摩会,持续优化配强农村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农村学校不胜任领导班子78人,优化调整98所农村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实行“一肩挑”,配强农村学校领导班子,真正让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的教师做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引领农村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五项举措,助力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一是以推动集团化办学为抓手,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研究制定《关于推进自治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完善顶层设计、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召开集团化办学现场观摩会暨推进会,全州建立47个教育集团,覆盖171所城乡学校,占全州中小学92.8%,切实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夯实教育发展基础。通过招聘教师,引进援疆教师、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方式补充师资1847名,特别是选派107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充实到基层学校,站在了全疆改革创新最前沿。通过“轮岗交流”“三区支教”的方式从县(市)学校选派441名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补充了农村教师数量,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使农村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结合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能力进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优化,适当放开高级、中级、初级岗位“3:4:3”和岗位内部结构比例要求,调整学校岗位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三是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开展了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订单式”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天山英才、帕米尔名师工作室力量,利用援疆资源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构建完善三级教研体系,促成师徒结对2183对,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打造州、县、校、班四级质量监测体系,州县两级完成监测15次,针对弱项短板提供针对性措施。四是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结合生源变化,整合现有资源,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新建、改扩建克州第一中学学生宿舍楼,阿图什市在松他克镇中心小学宿舍楼,阿克陶县巴仁乡天山中学教学楼、宿舍及食堂,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学生宿舍等项目,建设校舍3.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4300个。五是以农村教育数字化建设为载体,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建设克州首座教育数字基座,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依托克州实验小学辐射抵边村小学共享机制。投入资金700万元,试点建设阿合奇县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项目,成为全州第一个由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迈进的县市;依托信息化技术,积极建设网络教研、空中课堂、网络阅卷等场景在农村学校落地使用,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手段教育教学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三)深化教育改革,为促进教育公平注入活力。一是科学布局,统筹协调发展。指导各县(市)教育局针对各学段生源规模变化,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撤并乡村小、弱、散学校、幼儿园49所,加快城镇学校(幼儿园)扩容增位,增加义务教育学位2800个,在阿图什市试点实施“大学区”多校联合招生,有效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学位紧张、择校热的问题。二是高效服务随迁人员子女入学。全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推动逐步实现区域内户籍、房产、居住证、出生证明、疫苗接种等入学相关信息互通共享。三是加大对特殊教育的保障力度。投入300万元,新建阿克陶县“兴国红”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了全州20万人口以上县市都要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投入100万元,新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个,有效保障了残疾儿童就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