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份全州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索 引 号 | MB1979978/2025-0003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7-03 12:25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
来 源 | 克州应急管理局 |
2025年7月3日,自治州应急管理局、自治州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自治州气象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文旅局、林草局、教育局、交警支队、地震监测中心等部门对2025年7月份全州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情况如下:
一、7月份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2025年7月份,我州各地较历年相比气温偏高1.6~2.1℃,降水量山区偏多1~2成、平原偏少1~2成。预计7月份将有2场中弱及以上强度的降水天气过程和2场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影响我州,沙尘天气日数较历年偏多2~4天。
月内主要天气过程:
1.降水过程:预计7月1~2日,我州平原及浅山区晴间多云,山区晴转多云断续有微到小阵雨,阿图什市北部,乌恰县北部,阿合奇县东部,阿克陶县南部山区局地有中到大雨;7月16~18日中弱天气过程。
2.高温天气过程:预计7月3~10日,12~31日我州平原大部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
二、7月份主要灾害风险形势预测
(一)气象灾害方面。预计7月,我州各地气温较历年相比偏高,降水量山区偏多、平原偏少。预计7月份将有2场中弱及以上强度的降水天气过程和2场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影响我州,沙尘天气日数较历年偏多2~4天。局部区域将会出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暴雨等强对流性天气的风险较大。大风、沙尘、暴雨等极端天气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农牧业生产、道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造成不利影响。
(二)地质灾害方面。根据州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2024年冬季积雪以及2025年度降水、气温变化趋势预测分析,预计7月份我州地质灾害发生总体趋势较正常年份呈上扬态势,地质灾害类型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特别是升温融雪、汛期极端强降雨及地震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我州地质灾害主要防范区域有G314国道阿克陶县山区路段(中巴公路)、乌恰县G315国道托帕至巴音库鲁提镇路段、莎塔公路阿克陶县境内路段(莎车—塔什库尔干古道)、G314至奥依塔克风景区的公路、S306省道阿图什至阿合奇段、阿图什天门、阿克陶县森林冰川公园等。
(三)森林草原火灾方面。预计7月份,进入夏季后,气候干燥少雨、气温高,随着暑假来临,主要林区或草原携带孩子外出游玩和避暑人员增多,流动人员增大,野外用火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难度较大,因而森林草原造成火灾风险隐患较大。主要是克州冰川公园、乌恰县百杏生态园、小尚亥景区、玉奇塔什草原等旅游景区人流量较大需密切关注;同时,阿图什市哈拉峻乡国家级公益林、平原乡(镇)的农林交错区林带、林草区等区域的森林草原火险风险较高。
(四)洪涝灾害方面。根据州水利局洪旱灾害风险预测,预计7月份,我州各地气温较历年偏高,降水量偏多。受高温天气影响,境内部分河流发生融雪型洪水及其衍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大;同时受2场中弱及以上强度的降水天气过程,山区降水量较历年偏多,局地将会出现短时强降雨或暴雨,增加河道来水,境内部分河流和山洪沟口存在发生降水叠加混合性洪水风险。
综合研判认为:2025年7月,全州可能出现雷暴大风、暴雨、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等灾害风险;其中G314国道阿克陶县山区路段(中巴公路)、乌恰县G315国道托帕至巴音库鲁提镇路段、莎塔公路阿克陶县境内路段(莎车—塔什库尔干古道)、G314至奥依塔克风景区的公路、S306省道阿图什至阿合奇段、阿图什天门、阿克陶县森林冰川公园等地存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平原公益林、森林公园、平原乡(镇)的农林交错区林带、林草区等区域的森林草原火险风险较高;境内部分河流发生融雪型洪水,部分河流和山洪沟口存在发生降水叠加混合型洪水风险。
三、对策建议
各县(市)防灾减灾救灾委、自治州防灾减灾救灾委成员单位要认清当前形势,高度重视灾害防御工作,充分做好防范和应对。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此次会商的研判结果,进一步做好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加强异常天气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工作。各县(市)、各有关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近期灾害事故教训,强化责任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着力防范风险、治理隐患,抓好落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确保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气象灾害防范方面。建议州、县(市)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及时会商研判,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针对可能发生的大风、沙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州、县(市)防灾减灾救灾委成员单位,要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切实落实自然灾害防范措施,提高应对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能力,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响应。
(二)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建议州、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巡查和核查,并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与监测预警;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旅游景区、交通干线、重要设施、工程建设及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地段的排查监测,细化避险方案、落实防灾责任。密切关注极端天气过程,加强重大天气过程的会商研判,严防因高温融雪和强降水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方面。建议州、县(市)林草部门要加强火源管理,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护和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最大限度的消除火灾隐患。密切关注高温、大风等天气过程,做好野外火源管控,做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广泛运用好多种媒体宣传手段,提高重视程度,提升全社会森林草原防火意识。
(四)洪水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建议州、县(市)水利部门要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排查疏通行洪通道,开展水库、水闸、堤防、河道险工险段的隐患排查。密切关注气温、雨情、水情变化,加强监测预报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关注灾害易发区,防范因高温和强降水引发的洪水灾害,及早补充备足防洪抢险物资,落实抢险队伍和抢险机械,做好防洪调度及洪水利用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工作。7月正是旅游旺季,也是学生暑假时期,旅游出行人员和自驾旅游骤然增加,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建议文旅部门要做好旅游景区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提示旅游团队,做好旅客告知工作,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开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区域。建议交通和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工作,做好实时路况信息播报工作,加强对相关路段的道路交通管控,做好交通干线疏导和安全保障工作。建议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加大对学生防溺水、消防、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安全教育,全力守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