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份全州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预测
索 引 号 | MB1979978/2025-0001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克州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3-05 18:49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
来 源 | 克州应急管理局 |
2025年2月28日,自治州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局会同自治州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化和旅游局、林业和草原局、气象局、水文局、地震监测中心等部门对2025年3月份全州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请各县(市)各有关部门根据此次会商研判结果,持续强化监测预警,进一步做好本地区本行业会商研判,积极开展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一、气候趋势预测
月平均气温。预计3月份,我州各地气温偏低0.6℃左右。
月降水量。预计3月份,降水量阿合奇县偏少35%,其余各地偏多35%。
月内天气过程。预计3月将有3场天气过程影响我州。时间和强度分别是:11~13日中弱天气过程,气温下降4~6℃;18~20日中度天气过程,气温下降6~8℃;22~24日中弱天气过程,气温下降4~6℃。
二、主要灾害风险形势预测
(一)气象灾害方面。预计3月份,我州各地较历年相比气温略偏低,降水除阿合奇县偏少以外,其余各地均偏多。预计3月份有3场中弱或中等强度的天气过程影响我州。
(二)地质灾害方面。预计3月份,总体趋势和往年持平,属于低发期,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低于汛期,但仍需要预防冻融、冻胀、地震和工程活动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山区可能面临雪崩、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尤其是在一些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区域,持续的降雪和冻融循环可能导致山体松动,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森林草原火灾方面。预计3月份,冬季林区各类涉文化、旅游和外出野炊等活动较少,诱发各类森林草原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和防控事故的压力有所缓解。气温低干旱少雨,风干物燥,大部分牧民转场到山下,林区草原内人员流动减少,野外火源管控难度降低,但平原区相对难度增大,如:倒炉火复燃、野外乱扔烟头极易引发火灾,存在一定火灾隐患。
(四)洪旱灾害方面。预计3月份,全州主要河流3月来水量与历年均值相比偏多,但发生洪水灾害的可能性较低。
三、对策建议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按照职责进一步夯实责任,细化落实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灾害风险。⠼/span>
(一)气象灾害防范方面。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特别是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及时会商研判按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针对可能发生的降温、降雪、大风天气等灾害性天气,要提前做好应对工作,严格落实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二)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方面。持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强化部门之间联合会商及动态调度,定期排查巡查地质灾害易发区,落实有针对性的防范管控措施,及时消除隐患。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灾情速报制度,保证全州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点运行正常,发挥预警预报作用。
(三)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方面。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演练,提高森林草原消防应急分队和半专业化扑火队伍的扑火能力,时刻保持专用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持续不断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宣传教育,逐项抓好整治落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四)洪旱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县(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监测预警,认真开展水利工程巡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开展应急演练,严格落实水利工程汛前检查、维修养护,及时整改问题,消除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加强水库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的应急值守制度,避免发生因河流流量变化造成河道水位波动形成浮冰,急弯和卡口处形成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河水漫溢的情况。遇突发情况,及时处置并第一时间报送信息。
(五)道路运输方面。各县(市)、有关部门要强化省道和国道高速路动态监控,遇到雪、雾、大风等恶劣天气导致交通中断和堵塞情况,及时预警,做好交通疏导,最大限度降低极端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路段、桥隧、涵洞口等冰雪灾害易发路段的关注,做好应急防范准备工作,把道路抢通保通、除雪防滑工作落实到位处。尤其是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集中、出行量大,交通安全风险大幅增加,要高度关注。
(六)景区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县(市)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极端天气预警预报和应对处置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春节前后的灾害防范工作,及时提示旅游团队,做好游客告知工作、合理安排出行路线,避开易发生雪崩、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危险区域,同时加强景区景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标识牌设置工作,落实遇险避险防范措施。春节期间,旅游出行人员可能骤然增加、各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旅游风险防控工作。
(七)设施农业方面。各县(市)、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群众认真排查日光温室和大棚隐患、及时维修加固,防止大风灌入揭棚。及时清除棚面积雪,以防积雪导致大棚垮塌,适时揭帘见光,合理调控室内温度,增加光合作用,提高棚内温度,防止蔬菜冻害,做好冬季蔬菜供应工作。应因地制宜,继续做好农田冬灌工作,加强田管措施,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同时,抓紧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大力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冬春旱情和汛情,做好水库冬季蓄水工作,为明年春耕生产提供保障。
(八)住建领域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县(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馆、校舍、展览馆等大跨度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屋面结构隐患排查力度,督促产权人和使用人严格落实房屋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严防钢结构、轻质屋盖结构等房屋垮塌事故的发生;加强供水供暖供气设备和管线的巡查和维护,防范因低温寒潮天气引发管道冻裂爆管等风险;做好公园、游园等存在结冰湖面承载力不高引发安全风险的防范工作。
(九)雪崩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县(市)、有关部门要针对雪崩风险隐患较大的区域,采取昼行夜停、带道压速、间歇放行等交通管控措施,确保通行安全。要安排力量每日巡查隐患区域,观察测量雪体变化情况,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防范应对;要前置应急救援力量,一旦发生雪崩可立即出动,提高救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