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强化科技赋能,助力水价综合改革
索 引 号 | kzlskekzz/2024-0075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克州水利局 | 发布日期 | 2024-11-18 11:01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
来 源 | 克州水利局 |
为了实现对农业用水的总额控制、定额管理,实现水权、水量、水价、水费“四公开”的工作要求,克州三县一市搭建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提升农业用水计量、收费、监管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克州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州委主要领导召开常委会,听取水利、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推进情况,调度各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指出各县(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时限要求,强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同时,调整自治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明确由州委副书记和常委、副州长具体协调推动,发改、财政、农业、水利各负其责,县(市)落实主体责任具体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研判工作,为自治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市)已累计完成自治区确定克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总任务的112.8%。截至目前各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均已通过州级验收,已申请自治区验收。
政银企融合,畅通信息平台运行模式。克州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采取“政府+银行+企业”融合模式,由数字新疆公司开发运维信息平台系统,银行出资负责对信息平台系统进行维护,政府将水费、水管单位等在出资银行设立账户,实现政银企三方共赢,共同推动信息平台的可持续运行。农业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级工作进行流程化办理,满足农业用水相关需求,后期可扩展,可升级,可对接相关井电双控改造,实现线上水权交易等功能。
摸清基础底数,精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为了摸清摸准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土地属性等基础信息,采取集中联合办公方式,利用三个多月对基础信息进行联审联办,将各行业部门数据与乡镇、村统计汇总数据进行核实,反复多轮核实,确定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为信息平台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县市、乡(镇场)、行政村、农户改革种植结构台账,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将全州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精准分配到各县(市),遵循“确水权、定计划、配水量”原则,将乡镇区域水权分配到村、组,办理发放电子水权证,制定年度供水计划,精细化完成水权分配工作。
健全水费、水价公开,提升群众管水用水意识。实行水费、水价双公开,为用水户提供APP或查询设备,满足用户信息查询及精确管理的需要。用水合作组织每轮次灌溉结束后,对各用水户用水量、水费进行统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通过信息平台发送至用水户,做到群众清清楚楚用水、明明白白缴费。平台应用后,将实行水费统一回收,统一供水价格,并实行水费、水价双公开,供需见面,减少水费计收过程的中间环节,中间加价、搭车收费以及截留、挪用水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杜绝群众身边微腐败,减轻农户负担。农户通过“水权、水量、水价、水费”公开以及自助查询缴费的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获得了灌溉全过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改善服务体验,切实享受改革红利。
落实农业水务管理,实现水量控制管理。以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以打通“最后一公里”障碍为目标,使水利工程“有人管、有钱修”,实现水利工程长效、可持续运行。发挥用水合作组织作用,因地制宜确定管理模式,阿克陶县建立“水管单位+水协”管理模式,现有水管人员采取“老人老办法”“只出不进”,保留其原有身份、待遇,由水管人员前期参与用水合作组织运行,“以老带新”,待用水合作组织完全承接测水、量水、配水、水费征收等工作后,水管单位逐步退出,由用水合作组织自主管理,有效培养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明确水利工程管护责任,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同时,通过数据积累,提供历史数据资料,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实现水量控制的目标要求,为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落实提供对比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