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生态流量守护江河生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整改纪实
索 引 号 | kzlskekzz/2024-0111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克州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 2024-12-25 10:50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
来 源 | 克州生态环境局 |
保障生态流量守护江河生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整改纪实
河湖生态流量是维持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最小水量。保障河湖生态流量,事关江河湖泊健康,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流域生态系统永续发展至关重要,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举措。
盖孜河是流经克州、喀什、第三师41团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401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39亿立方米,承载着克州阿克陶县、喀什地区疏附县、疏勒县、岳普湖县和第三师41团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为保证电力资源供应,一些拦河式水利水电工程的随之实施。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业主单位为追求发电效益,挤占河道生态用水,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新疆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工程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新环自函〔2006〕65号)文件中明确规定“本工程选取1.0m3/s作为大坝下泄的生态流量”。2022年以前,业主单位存在“来水多时多放、来水少时少放”的侥幸心理,未严格履行水电站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泄放有关要求,河道下游两岸天然植被在枯水期得不到有效“解渴”,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历时一年大力整改,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下游河道生态用水得到充分保障,生态流量不达标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鱼类栖息之所得以恢复,两岸滩地植被重现往日生机,河道水质得到有效保障。盖孜河沿线群众表示:“现在上游来水较以前有所增多,河道两岸的植被长势更加茂盛,时常能看到野生动物在河边饮水嬉戏,生态环境更好了。”我们以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以整改促工作提升,切实保障了生态流量,守护了江河生机。
一、高位推动,形成合力,加大问题整改力度
克州党委、政府坚持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具体举措。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克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挂帅,专题部署,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方案,以坚定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为整改指明方向。同时,多次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破解重重阻力,为推动整改注入强劲动力。二是部门协同发力。组织水利、生态环境、流域管理机构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抓环保、促整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合力。通过协同发力,各方形成强大合力,有效提高了整改工作效率,各项整改措施得以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做到举一反三。组织各县(市)对所辖区内拦河式水库、水电站生态流量(水量)下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复核,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常态化监管力度,确保河流重点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正常下泄。
二、精准发力,完善机制,全力保障整改成效
为统筹做好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强化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和生态用水监管。一是点对点认真改。坚持“电调服从水调、兴利服从防洪”原则,克州多次会同自治区水利厅、喀什噶尔河流域管理局等部门赴现场开展调研,在生态流量下泄出口处增设生态流量计1台,安装遥感视频监控1台,通过专线将实时下泄数据和图像上传至区、州、县三级水利部门,做到生态流量下泄情况实时查看,为盖孜河布伦口—公格尔水电站生态流量正常下泄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二是建立制度长效改。结合水电站实际,明确了生态流量计阀和遥感视频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目标任务,指导责任业主单位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制定《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生态流量管道控制阀改造和生态流量保障方案》等制度。同时,指导业主单位严格按照年度《布伦口水库水量调度计划》开展调度,完善水情记录制度,逐日建立水情记录台账,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三是注重成效扎实改。克州会同喀什噶尔河流域管理局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科学系统精准调度,按照“总量控制+弹性配置”的保障机制,科学制定年度调度计划,应时应需优化调整供水方案,在满足下游生态流量的前提下,有力保障了农业灌溉、生活用水。2023年以来,累计向河道下游泄放生态用水6600万立方米,满足批复要求,成效显著。
三、强化监管,持续发力,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自启动整改以来,克州各级、各部门持续发力,多次赴现场开展联合指导调研,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河湖长制度有名有实。克州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紧扣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紧盯重点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助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制定《克州河湖长巡查制度》,明确河湖监管职责,加大巡查力度,强化履职尽责,抗牢管护责任,协调解决盖孜河存在各类问题50余条;建立“河(湖)长+林(草)长+检察长”等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在政府网站依规公开河湖长名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河道重点部位设立河湖长公示牌35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生态流量下泄不仅使得河道行洪、蓄洪、供水、生态等功能持续改善,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3年调查结果显示,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下游河段鱼类由2012年的4种增加到13种,其中土著鱼类8种、外来鱼种5种,鱼类多样性更加丰富;盖孜河流域2023年植被面积达175.34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良好;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环境质量月报》《水环境质量公报》,盖孜断面2023年年均水质达到Ⅱ类标准,达到目标水质要求。
图为:布仑口—公格尔水库全景
图为:2022年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生态流量计安装
图为:盖孜河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出口监控画面
图为:盖孜河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段河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