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重要回信在克州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 | 克州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在克州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响应号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2年来,已有30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克州接力奉献,在乡村振兴、基础教育、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增长才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
金杰是江西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阿图什市第一中学完成了从“研究生”到“人民教师”的蜕变。谈及总书记的回信,他难掩激动地说:“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我深刻认识到,边疆支教工作不仅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更是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今后,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炽热的教育情怀扎根边疆课堂,用知识之光照亮边疆学子的成长之路,以教育之力托起孩子们的梦想之翼,为祖国边疆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是毕晟在乌恰县实验小学支教的第三个年头。这位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年轻人在边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了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倍感温暖,更觉责任重大。”毕晟坚定地说,“我们定当牢记嘱托,以理想信念为灯塔,以家国情怀为底色,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锤炼本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回信,‘壮夫思报国,志士窃忧时’的古训在我心中激荡。”服务于阿克陶县巴仁乡萨依巴格村小学的李荣丽坚定地说。
在萨依巴格村的每一天,李荣丽都深切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一颗红心永向党,三尺讲台写忠诚。”李荣丽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边疆教育的沃土上精耕细作,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基层中绚丽绽放。
“每次经过校园里的回信石,我都会驻足凝望。”来自河北邯郸的田晨雨回忆道。那块镌刻着2014年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的石碑,在他初入大学时便播下了奔赴边疆的种子。
“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是我坚守的最大动力。”田晨雨说。在阿图什市格达良乡沙拉塔拉小学志愿服务的一年里,他见证了学生们从“不敢开口”到“主动提问”的转变,从“不会握笔”到“工整书写”的进步。他说:“总书记的回信字字千钧,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与深切信任。今后,我将以回信为指引,在三尺讲台上践行青春誓言,用责任与担当书写青春答卷。”(全媒体记者 高萌 杨杰 王颖新 通讯员 崔路遥 图片毕晟 李荣丽提供)
责任编辑:朱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