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帕米尔的多彩记忆
| 来源 | 克州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新疆阿图什市首届红柳文化季盛大开幕侧记
金秋十月,阿图什市哈拉峻乡云溪草原上,百万亩红柳褪去翠绿、换上金红盛装,如大地铺就绚丽织锦。10月25日,以“红柳映金秋·多彩帕米尔”为主题的新疆阿图什市首届红柳文化季在此盛大启幕,疆内外游客、媒体及嘉宾循着红柳芬芳而来,沉浸式领略克州的独特魅力。

上午12时,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新疆阿图什市首届红柳文化季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后,热情的集体舞、婉转的歌伴舞、铿锵的合唱轮番上演,演员们以舞姿与歌声展现克州人文魅力,更将红柳坚韧不息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文化赋能
诗词书画与非遗技艺交相辉映
走进文化季活动现场,文化体验区墨香四溢。自治区、州作协成员与文学爱好者提前深入红柳林,以秋风为笔、红柳为媒,写下“戈壁红妆映日开,扎根荒野志不衰”“帕米尔风拂柳色,千年文脉续新篇”等数十首诗词,或赞美红柳的坚韧品格,或歌颂家乡的壮美风光。如今这些作品以书法形式悬挂展台,墨色与红柳金红交织,成了独特风景线。
阿图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袁晶宏一边讲解诗词创作背景,一边展示书法作品,“我们用‘诗词+书法’,让更多人读懂红柳的精神,让克州底蕴被看见、被喜爱。”

不远处的写生摄影区,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与爱好者举着相机穿梭红柳间,有人蹲守红柳根捕捉光影,有人登高拍红柳滩全景,快门声不断,将红柳千姿定格成永恒。

非遗民俗区更显热闹,传统刺绣纹样精美、色彩艳丽,红柳编织展台前人头攒动。手艺人居马别克·吐尔地端坐台前,经修剪浸泡的红柳枝在他指间翻飞,十分钟便化作小巧收纳篮。“我教您编个简单的!”他邀请游客体验,哈尔滨游客李女士学得认真:“第一次接触红柳编织,普通树枝竟能变精致物件,这是老祖宗的智慧!”现场非遗文创售卖区也深受青睐,成了游客带走克州记忆的最佳载体。
体验升级
美食与游乐交织点亮旅途乐趣
“快来尝尝刚烤好的红柳烤肉!”摊主吆喝声中,美食区香气扑鼻。阿图什红柳烤肉独具特色,用红柳枝串起肉块,烤制时柳枝释放淡香渗入肉中,咬下鲜嫩多汁,还带着红柳独韵。

“我们早上5点就开始准备食材,特选本地散养羊肉,传统方法腌制,要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克州味道!”摊主阿布力克木·麦麦提笑着说,不到中午已卖出上百串。
游乐体验更让游客直呼“过瘾”。在草原骑马区,游客在牧民指导下翻身上马,沿红柳林小路驰骋,秋风拂面、马蹄轻响,红柳似列队相迎。热气球观光区则是“网红打卡点”,五彩的热气球缓缓升空,游客高空俯瞰,百万亩红柳滩如金色海洋。

“这趟旅行太值了!”哈尔滨游客公伟刚展示手机照片,“之前只听说过克州的雪山湖泊,没想到红柳这么美,还能骑马乘热气球,品尝红柳烤肉,体验超独特!”他说已把视频发给亲友,不少人表示“下次也要来克州看红柳”。
经济搭台
直播带货与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红柳文化季的热闹不仅聚拢了人气,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经济密码”。小商品直播带货区里,主播布买热牙木·马木提对着镜头热情吆喝:“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克州纯手工红柳编织收纳箱,环保又耐用!”镜头前,红柳制品、特色农产品、非遗手工艺品摆满货架,她一边展示细节、解答提问,一边不时播报:“3号链接已售罄”“再上20单!”

“抖音、视频号预热总浏览量400w+,单小时浏览1.5w+,首播千人次成交率35.6%……”新疆西域传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疆片区运营总监王志聪分享的数据格外亮眼,“以前本地产品只能在周边卖,现在直播能卖到全国,既帮农牧民增收,又能让更多人知道克州好产品。”
活动红利更直接惠及当地村民。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琼哈拉峻村村民布里布阿曼在现场摆起小摊,一上午就卖了300多元:“以前只能去乡里集市卖,现在红柳文化季来了这么多游客,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哈拉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扎热力别克·卡米力介绍,此次文化季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临时岗位,有的当活动引导员,有的做后勤保障,还有的售卖自家农产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红柳资源,让‘红柳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通过举办红柳文化季活动,借助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独特的百万亩红柳景观资源优势,整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物产吸引游客,推动文旅融合与经济发展,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探索生态与文化结合,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资源知名度。”阿图什市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苏力甫努尔·艾尼瓦尔介绍说。

夕阳西下,百万亩红柳在余晖中愈发金红,现场游客仍意犹未尽。这场以红柳为主题的文化盛会,不仅展现了克州的生态美景与文化底蕴,更搭起了连接城乡、贯通文旅与经济的桥梁。随着文旅融合深入发展,克州的红柳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绘就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更美图景。(全媒体记者 伊帕尔 侯卫明 翟汝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