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新图景 丝路枢纽的奋斗者群像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新质新造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位于伊尔克什坦口岸的新疆帕米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关监管库房顶上,装卸工艾力江·艾拜杜拉和队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熟练地码放着印有“中国制造”的货箱,这些货物将运往中亚各国。在这座年吞吐量超百万吨的口岸,奋斗者们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口岸发展越来越好,生活有盼头,干活也有劲!”艾力江·艾拜杜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对他而言;这份工作让他找到了归属感。每天收工后,回家能吃到妻子做的热乎饭,看着孩子们写作业,这种平凡的幸福正是口岸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这种获得感在新加入团队的买买提艾力·吐尔洪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每当看着满载货物的卡车缓缓驶出国门,他的眼中总会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以前总觉得国际贸易是件很遥远的事情,现在这些货物经过我们的双手销往其他国家,想想都觉得不敢相信。”他一边整理装卸工具,一边兴奋地说,“瞧,这箱日用品,说不定明天就能出现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的货架上。”这份工作带给他的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份子。
新疆帕米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库房保管吾热依木·吐尔干阿力介绍说:“公司100多名装卸工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外地师傅,也有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地员工;大家取长补短,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默契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延续到了生活里。”
来自河南南阳的王建书已经在口岸工作了六个年头,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走进他的员工宿舍,浓郁的芝麻叶香气扑面而来,他和工友们分享着家乡特产。墙上贴满的合影里,记录着这个跨地域“大家庭”的温馨时光。
“这里虽然离家远,但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公司还有免费的员工宿舍。每月往家里寄的钱,足够供孩子上学、给老人看病了。”王建书摩挲着床头的全家福,脸上绽放出朴实的笑容。
与外来建设者同样充满干劲的,是选择返乡发展的本地青年。大学刚毕业的依沙别克·阿不都拉了解到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政策,看到口岸发展日新月异,选择回到家乡,现在在口岸的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实习。“薪资待遇不错,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能吃到妈妈做的拉面,有家的味道。”这个阳光大男孩一边熟练地整理报关单,一边笑着说。尽管24小时货运通关节奏紧张,但他的工作热情愈发高涨。
“口岸条件越来越好,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现在我们公司的贸易体量是两年前的2倍以上。”新疆帕米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赵永俊指着繁忙的作业区介绍道。
今年6月,伊尔克什坦口岸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模式以来,不仅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也为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更多机遇。在陆港综合服务区,曾经粗放管理的停车区变为现代化物流枢纽,新产生90多个就业岗位。周边餐饮、住宿、汽修等26家配套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个微型服务商圈。
新疆福润锡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国敏锐把握住机遇,开办了汽车维修业务。“口岸车流量持续攀升,直接带动了我们维修业务的增长。”李文国说。这家新企业目前有8个就业岗位,最高月薪达15000元,最低月薪有8000元。
近年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门户,克州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开放合作,拓宽发展空间,乡村出口贸易实现从无到有,“口岸园区贷”成功落地,2024年吐尔尕特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入境车辆、进出口货运量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位居全疆前列;南疆首个储备煤保税库、中亚汽车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吐尔尕特口岸获批国家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推动招商引资稳中向好,经贸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今年,计划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6%以上,进一步扩大经贸往来“朋友圈”,努力打造成向西开放新的支点、最繁忙的“西极码头”。1至6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3.3%,位列全疆第六。
伊尔克什坦口岸立足区位优势,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为当地群众创造大量优质就业岗位。口岸园区目前累计注册市场主体610家,其中有245家进出口贸易企业,口岸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新疆华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俊用一组数据展现了就业量的变化:“今年以来,我们已为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企业精准匹配148名本地劳动力。”这家专注于园区就业服务的企业,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系列服务,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的桥梁。
在袁俊的办公室墙上,一张用工需求热力图清晰地标注着口岸各企业的招聘动态,而另一面墙上则贴满了成功就业者的笑脸照片。“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用工需求,更要让当地群众通过双手过上幸福生活。”袁俊说。目前,该公司服务的就业群体中,有超过90%来自周边乡镇,他们正逐渐成长为口岸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夜幕降临,伊尔克什坦口岸亮起温暖的灯光。王建书和工友们分享着家乡特产,依沙别克·阿不都拉通过视频向同学展示口岸新貌,艾力江·艾拜杜拉一家围坐在餐桌前规划着周末出游。这些平凡的日常,展示着蓬勃的发展图景。
“幸福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在这里,每滴汗水都在浇灌梦想,每次握手都在连接世界。从装卸工到创业者,从本地青年到外来建设者,他们用奋斗诠释着丝路枢纽的活力,也见证着开放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全媒体记者 高萌 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