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史诗在帕米尔高原回响
来源 | 克州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千年史诗在帕米尔高原回响
——克州第十一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综述
激情仲夏,瓜果飘香。
七月的克州,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七月的克州,琴声悠扬、宾朋云集。
7月13日至20日,以“世界的帕米尔·永远的玛纳斯”为主题的克州第十一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如约而至,将千年史诗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发展的创新实践深度融合。
本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历届活动基础上,注重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着力构建了“史诗为魂、山水为体、文旅为翼”立体展示体系,打造了“1+8+N”活动矩阵(1场沉浸式开幕式联动8场主题活动及N场县市活动),涵盖学术研讨、玛纳斯保护、玛纳斯其说唱大赛、中国四极城市联盟启动、名家名人采风、国际文旅及商业贸易签约等。活动以烟火气、克州味、中国风、国际范为引领,让与会者亲身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时代克州。
从非遗传承的活态延续到数字技术的赋能新生,从文旅资源的活化利用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民族团结的情感共鸣到国际对话的文明互鉴——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已然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中华文化自信之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从史诗传唱到数字新生筑牢文明根脉
克州,这片孕育《玛纳斯》史诗的土地,始终肩负着传承弘扬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使命。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让千年史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
以克州第十一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克州在史诗传承保护上再发力,既坚守“口传心授”的传统基因,又注入“科技赋能”的现代活力,构建起“传统+创新”的立体传承体系。
在传统传承维度上,青少年成为史诗延续的核心力量。
克州第三届青少年玛纳斯其演唱大赛,吸引三县一市及和田地区的18名青少年参赛。小学组选手达尼西别克・马买提吐尔地那句“让《玛纳斯》史诗代代相传”,道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觉。更令人动容的是5岁的小玛纳斯其爱博力・木尔扎别克能完整演唱3个史诗片段,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努日・图日干巴依等老中青少四代同台,构成“世代接力”的传承图景。而在“丝路相连文化共融”中吉青少年交流活动上,两国青少年共唱史诗,更让《玛纳斯》成为跨国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创新传承层面上,数字技术为史诗插上了“永生翅膀”。
玛纳斯史诗文化多模态数字传承实验室的揭牌,标志着其从“口传心授”迈入“科技+活态”保护新阶段。《玛纳斯》保护传承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探讨人工智能、VR/AR技术的应用路径——新疆师范大学构建的“文化符号解构—数字重构—场景赋能”全链条框架,让史诗元素可感可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则为大模型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数字赋能不仅守护了文化遗产,更让史诗以游戏、文创等形式“破圈”。
从田间吟唱到数字建模,从孩童学语到跨国对话,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构建的传承体系,让史诗既守住“根”与“魂”,又接上“时”与“势”。
传承千古韵,守护民族魂。克州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筹办“玛纳斯其”协会,定期开展培训班,举办“居素普・玛玛依杯”演唱大赛,推动史诗进课堂、社区、景区、文博场馆。通过“研讨交流+非遗体验+主题展览+学习培训”的组合拳,让《玛纳斯》从曲高和寡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了解、学习、传唱这部英雄史诗。
从资源变现到价值共生激活发展动能
克州,坐落于祖国西极的帕米尔高原,享有“万山之州”“猎鹰之乡”“无花果之乡”等诸多美誉。境内350余处景区、景点和文物古迹遗址,自然景观雄奇险峻,人文历史魅力独特。
近年来,克州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将文化旅游业发展置于突出位置,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大环境。成功举办猎鹰文化旅游季、环盐湖越野赛等精品文旅活动,倾力打造以史诗《玛纳斯》和帕米尔风光为代表的特色文旅产品,持续强化“世界的帕米尔·永远的玛纳斯”等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使旅游业成为新的产业亮点和发展动能。
在克州第十一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备受瞩目的克州2025年第二季度招商推介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23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243.339亿元投资落地,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这场跨越国界的经贸盛会,不仅为克州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更奏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共赢的新乐章。
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资源活化”。“新时代新乡村新变化”采风团走进白沙湖、喀拉库勒湖,见证“一半湖水一半沙漠”的奇景变身“网红打卡地”:全景玻璃民宿依山而建,牧民化身“旅拍向导”,地质科普研学路线让游客触摸高原地质密码。这些创新既提升了游客体验,又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以节会友、以节兴城,尽显克州魅力。“我们村的舞”——“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上,《帕米尔姑娘》《陶乡蝶韵》等舞蹈展现乡村文化的多样性;第四届“寻味阿图什”无花果美食庆典成为“舌尖名片”;“遇见克州”非遗展览展示中,55项非遗首现“全家福”,文创产品让游客带走“文化记忆”。这种“可观可玩可尝可购”的体验,让旅游从“观光游”升级为“沉浸式”体验。
更深层的融合在于“产业协同”。四极城市联盟建立,实现克州与抚远等地文旅资源联动;江西辰林国乐团演出推动赣克文化交融与资源互推;旅行商将克州线路推向全国,让“世界的帕米尔”走向更广阔市场……文旅融合成为带动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何先茂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客商前来考察,促成更多项目落地。据悉,上半年克州累计接待游客622.46万人次,同比增长41.99%;游客总花费26.42亿元,同比增长48.99%,数据背后是“山水经”变“致富经”的生动实践。
从文化共鸣到价值同频凝聚奋进力量
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从国内各民族的情感共鸣到国际间的文明对话,节庆活动以文化为媒,构建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图景。
开幕式上,歌曲串烧中《天境乌恰》的澄澈、《斯木哈纳的夕阳》的温暖、《阿合奇的味道》的醇厚、《爱上帕米尔的那一刻》的深情、《奇妙阿图什》的灵动,到十二木卡姆《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里的民族魂……一个个精彩节目接连上演,台下掌声与欢呼声不断,谱写了跨越专业与民间的文化交响。
在国内层面,交往交流交融是节庆活动的鲜明底色。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歌唱祖国》引发全场大合唱,红歌旋律将“爱国戍边”的初心与当代克州军民的情怀紧密相连;“打起手鼓唱起歌”民间艺术巡演中,《阿拉木汗的婚礼》等节目融入各民族的生活智慧与情感追求,让观众深刻体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意。正如克州歌舞团团长布外加尔・胡克西所说,舞台上的每一次掌声,都是对“同心共筑美好生活”的肯定。
随着克州第十一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热度持续攀升,各分会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全疆巡演、乌恰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肯弹唱、《玛纳斯》史诗演唱、民间歌手)比赛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共赏文化盛宴,共享节日喜悦。
在国际层面,文明互鉴让帕米尔成为对话舞台。吉尔吉斯共和国相关人员的出席、中吉青少年共唱史诗,让《玛纳斯》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这种跨越国界的共鸣,让克州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包容性的重要窗口。
从红歌合唱的爱国共鸣到跨国艺术的文明对话,从四极城市的资源联动到援疆省份的文化互推,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构建的“同心圆”,让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人们在文化中找到共同价值,凝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
7月20日,随着大型原创歌舞剧《慕峰之恋》的上演,克州第十一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落下帷幕。
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史诗为魂,在传承中守正创新,在融合中赋能发展,在共融中凝聚共识。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交流平台的不断拓展,“世界的帕米尔·永远的玛纳斯”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克州力量。(全媒体记者祖丽皮亚·卡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