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载边疆情 创新铺就建材路——记自治区劳动模范陈杰
来源 | 克州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在克州,有这样一位扎根边疆二十六载的共产党员。从普通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他用自己的坚守与创新,成为边疆建材工业领域的一面旗帜。他就是克州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陈杰。
以质为基,打造行业标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句话是陈杰始终坚守的信条。他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筛选到产品出厂,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攻坚克难。
凭借对生产质量的严格把控,企业生产的低碱水泥广泛应用于新疆机场建设;抗硫酸盐水泥服务于沙漠路网、桥梁和水利工程等;更令人自豪的是,企业生产的专用水泥用于修建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工程已顺利投入运行。优良的产品品质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国家重点工程和广大水泥用户的信赖和长期合作。
创新为刃,突破技术壁垒
作为首批入选新疆“天山英才雪松计划”的科技人才、自治区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天山英才优秀工程师,陈杰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他主导的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令人瞩目:自主设计的七齿链轮在窑尾锅炉拉灰系统中使用,解决了返厂维修耗时耗财、影响生产的问题;创新设计的脱硫石膏自动稳定添加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通过突破设备适配瓶颈,优化混凝土使用性能实现了提产减耗……这些创新成果先后在《水泥》《中国水泥》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其中《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工艺革新——三选粉技术》方案荣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三等奖,在西北五省27条生产线推广应用,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绿色赋能,践行“双碳”承诺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陈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血脉。通过优化窑炉系统结构实现熟料煤耗显著降低;通过设计研发并结合使用性能重新配置高风压双螺杆空压机,进一步节能减排,其《智能EO优化系统研发》荣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三等奖;积极推动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对工业废渣、尾矿,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边疆的绿水青山。
初心如磐,担当社会责任
工作之余,他还担任附近村的荣誉村主任,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从青葱学子到行业翘楚,陈杰用26年的坚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工匠之歌。他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6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凭借突出贡献,相继获得“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自治区天山英才优秀工程师”“国家建材行业优秀总工程师”“天山股份创造卓越奖”等多项荣誉称号,2025年荣膺“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这位边疆建设者依然以创新为笔,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祖国边疆建设,用智慧和汗水浇灌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责任编辑:朱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