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为民情怀 交出群众满意答卷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乌恰边境管理大队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服务当地群众。
锦旗背后的为民情怀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笔钱还能要回来,春耕备耕的钱就有了!”乌恰县铁列克乡铁列克村村民塔热·买买达洪说。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民警李强回复道。
一早,塔热·买买达洪将一面印有“尽职尽责热情为民失而复得温暖我心”的锦旗送到乌恰边境管理大队铁列克边境派出所哈拉铁克村警务室民警手中,感谢民警帮其追回草料钱2000元。
民警王佳宝和李强在走访中得知,2024年7月,塔热·买买达洪向商家预支草料钱后,至今没有收到草料。二人随即与商家取得联系,经过两天的调解,商家最终将草料钱退还给塔热·买买达洪。
虽然金额不大,却解了塔热·买买达洪的燃眉之急,村民也从中深切感受到民警们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温暖。
“像这样送锦旗的事情,在派出所和检查站屡见不鲜。”乌恰边境管理大队政治教导员薛杰说。
24小时的暖心服务
“今天可以办证吗?我们想去西极塔看看。”今年大年初一10时许,游客李丽来到乌恰边境管理大队边境通行证窗口咨询。
“当然可以,24小时都可以办证!身份证带了吗?”民警告知李丽,节日期间不仅线下正常办证,还能线上预约。李丽听闻十分高兴:“服务真好,太方便了!”
一张小小的边境通行证,温暖了万千游客的心。2024年以来,该大队严格落实新疆边检总站《服务新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措施》,充分发挥“警地”“警民”融合优势,大队办证窗口和8个派出所户籍窗口全时段为民服务,同时将服务窗口延伸至村警务室,实行“7×24”小时工作机制,通过现场办、预约办、网上办、上门办等方式,真正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差错、工作零投诉。
高原校园的法治星光
“同学们,游戏打赏可能是诈骗!”“这种‘邮票’其实是新型毒品!”……
近日,该大队托云边境派出所所长、“法治副校长”庞德庆在托云乡小学运动场上,为该校全体师生上“法治第一课”,150余名师生聚精会神地听讲。
该大队从2022年开始启动“护苗行动”,建立“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机制,每学期开学后和放假前是“法治副校长”进校宣传的“必修课”。
为上好“法治第一课”,民警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法理阐释与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防范校园欺凌、预防青少年犯罪、识毒防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同时,民警还针对区域地震高发的特点,指导学校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和防震演练,全面提升学校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师生们筑牢安全屏障,用心守护学生们健康成长。(通讯员 孔志勇)
责任编辑:艾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