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为战磨砺精兵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克州位于天山地震带和帕米尔高原地震带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频发区域。近年来,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克州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8月30日,由应急管理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应急天山·2024”抗震救灾实战化综合演练在阿图什市开展。此次演练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更是完善应急指挥机制的一次重要实践。
为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克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筹备工作。在演练筹备期间,克州防震减灾指挥部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阿图什市防震减灾各有关部门联动协作,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同时,邀请应急管理部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专家对演练方案进行评估指导,确保演练的科学性和实战性。
在演练准备过程中,克州消防、武警、公安、矿山救护等专业救援力量积极参与,进行多次模拟演练和实地勘查。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新疆队队员周圣光说:“我们出动4车42人参加救援实操演练,主要实操科目有灾区探查、被困人员伤情处置及转运等工作。主要采用卫星便携站,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快速寻找被困人员的位置。”
“在此次实战化综合演练中,我们承担着水域救援、绳索救援和地震现场搜救任务。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克州消防救援支队兴业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梁小龙说。
演练模拟情景为阿图什市境内发生7.3级地震,地震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中断、电力供水通信受阻等,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演练着眼地震灾害链特征,实景构设环境,突出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行动,采取实导实演、实兵实投、实景实传等方式全景展示。
演练现场,各级救援队伍迅速响应,11个环节45个具体演练科目逐一展开,1100余名参演人员以过硬的技能和顽强的意志构筑一道坚固的应急响应防线。
克州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吕彦杰说:“我们共投入了20车5艘舟艇100人3犬参与演练,主要承担前突小队地面侦察、被困群众水域转移、景区被困游客搜救等任务。
演练结束后,参与演练各方表示,此次演练检验了克州应对地震灾害的实战能力,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的应急响应、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应急处置机制得到进一步磨合和提升,上下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之间的信息报送、紧急救援等机制更加顺畅高效。
同时,演练还提升了区、州、县(市)各级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处突能力,检验了救援物资、装备的准备情况。通过演练的普及和宣传,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增强。
“通过演练,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扩大宣传的目的,使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更加密切、保障更加到位。”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石小宝说。
“参加这次演练,对我们队伍技能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回去后要认真总结,为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驾护航工作。”新疆油田应急抢险救援中心副总工程师马磊说。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处长王成说:“连续举办多次的‘应急天山’实战化演练活动是扎实推动地震高风险区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的一个现实需要。通过演练对推动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总结抗震救灾工作经验、磨合联动机制、检验应急预案、锻炼救援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急天山·2024”抗震救灾实战化综合演练的成功举办,是克州应急管理事业的一次成功经验总结,克州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改进提升,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全媒体记者 伊帕尔·阿卜力米提 侯卫明)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