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景”带动好“钱”景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近年来,克州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等措施,以“好风景”带动“好钱景”,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础设施加快旅游发展步伐
今年,州文旅部门大力推进慕士塔格登山小镇以及阿图什天门景区提升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项目建设发展登山、探险、滑雪等特色旅游,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新建旅游厕所6座,改造老旧旅游厕所11座,增设移动厕所7座。盘活闲置资源6个,通过签订合作或委托协议,有效挖掘和释放旅游产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热持续升温,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西极塔、两山交汇处等景点迎来各地游客,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诸多商机。1—10月,全州实现旅游带动就业5117人次,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牧民皮热米库力·依干拜尔地家里养了17峰骆驼,伴随着旅游热,他在喀拉库勒湖边租骆驼供游客骑乘、拍照,收费30—50元不等。因为很多游客让他帮忙拍照,久而久之,他学会了很多摄影技巧。
“游客多、天气好的话,一峰骆驼一天能挣50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挣10万元左右,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皮热米库力·依干拜尔地说。
强化旅游富民打造品牌推进发展
为增强旅游富民带动作用,克州鼓励农牧民发展农家乐、牧家乐和民宿等产业,打造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喀尔果勒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凭借“逐水而居,组团围合”的地理环境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设施,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喀尔果勒村现有3个农家乐(游乐园),旅游高峰期日收入3—4万元。农家乐集观光、康养、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深受游客青睐,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打响了乡村旅游品牌。
克州以品牌创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成功创建3A级景区4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评定3星级酒店1家、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3家;成立旅行社5家;获得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工作站(全疆共6家)称号;被中国旅游协会授予“全国2024旅游目的地”“2024年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称号。持续打造阿图什市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烟火克州·非遗巴扎”、阿图什市帕拉梅拉农家乐、阿克陶桢中古城星光夜市等文旅综合体。
提升服务软实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1—10月,全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072.37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44.22亿元。其中,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282.93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
数字增速的背后,离不开服务质量的助力。全州文旅部门坚持以质量促发展,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开展文化旅游行业质量和信用管理人员培训班及自治区2024年星级饭店服务技能竞赛活动、克州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全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培训等,培训旅游从业人员550余人次。实施优惠政策,阿图什怪柳林景区、阿图什天门景区、阿克陶县白沙山—白沙湖景区、克州冰川公园、喀拉库勒湖、木吉火山群、阿合奇县小木孜都克景区等以免门票、发放优惠券的方式激发群众消费热情,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优化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充分引导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提高信用管理能力,不断强化经营主体法治意识、服务意识、监管意识,引导合法经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对文旅市场经营主体的失信行为予以认定,建立行业黑名单,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氛围。
旅游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如今的克州正紧紧抓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键期,释放文旅领域优势潜力,使“好风景”与好“钱”景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全媒体记者 蒋娟娟)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