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产业绘就乡村致富“丰”景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走进乌恰县巴音库鲁提镇巴音库鲁提村,光伏工程强势引领亮化工程,多元产业温情助农致富,农副产品缔造特色名片,一副景、人、产业和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浓墨重彩地绘就。
巴音库鲁提村是高原牧区村,日照资源丰富。如何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巴音库鲁提村利用现有资源,布局多元化产业,实现收入上的提高。
刚硬的风在山间吹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面环山的高原台地。台地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一旁矗立的标示牌上,“中国华电援疆巴村光伏扶贫电站”红色大字分外醒目。
“当年并网,村里当年受益。光伏扶贫电站收益优先为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保障,每年经过评议和公示、监督,每户能领到3000元补助。”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光说。
村里的这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于2019年10月31日并网发电。这是克州第一座光伏扶贫电站,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这座电站仿若照亮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金太阳”。今年以来,已累计发电48万度,营业收入达36万元。“我们村里有40余户困难群众,通过在光伏扶贫电站就业,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王春光说。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更多地用来发展村级集体产业。
除此之外,村里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成立股份制企业——乌恰县云尚巴音绿色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心打造“云尚巴音”品牌的干果、坚果等优质产品。
自成立伊始,便盈利丰厚,依照占股比例分红,为村集体增收39万元,提供20个就业岗位。如今,“云尚巴音”已成为乌恰县的知名品牌,在多个网购平台上销售额不断增加。
同时,村里巧妙整合资源,在村“两委”和乌恰县委网信办和乌恰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助力下,成立乌恰县丝路果源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搭建平台公司,有效破解当地樱桃、西梅、苹果和蟠桃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困境。以“樱桃小镇”的千亩樱桃作为支撑,构建起深度开发的完备全产业链结构,源源不断地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活力。自公司成立以来,营业额已达到300余万元。
“葱岭牧人”品牌更是大放异彩。依托村里得天独厚的畜牧业优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加大对柯尔克孜羊肉、高原牦牛肉和帕米尔高原老鸽子的推介力度,打响了品牌,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不断丰富村畜牧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方式,鼓励村民以牛羊等生产资料入股合作社,让更多村民尽享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如今,每人年均获利达2000元左右,带动100余户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来赋能。巴音库鲁提村的多元化发展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多彩的致富图景,富了农民,兴了乡村。(全媒体记者 祖丽皮亚·卡拉吉 通讯员 谷成玲)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