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活动 > 政务要闻

“唤醒”盐碱地 “不毛地”变“聚宝盆”

来源 克孜勒苏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4-15 13:47 阅读 1

良田成方、温室大棚连片、瓜果蔬菜四季常青……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盐碱戈壁荒滩,变成了如今的幸福粮仓和果蔬园。

走进阿图什市松他克镇克青孜村盐碱地改良“种养结合”示范基地,鱼儿在鱼塘中游弋,一行行果树笔直挺拔,州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给地膜盖土,这里将种植高粱、甜瓜等抗盐碱作物。基地通过“挖塘降水,抬地洗盐,以渔治水,循环发展”模式,使昔日的盐碱地成为孕育希望的“聚宝盆”。

“基地一共有6个鱼塘,占地60亩,1个鱼塘里有10吨鱼苗,预计年收入2030万元。”州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吐逊江·阿布都热西提介绍道。

吐逊江·阿布都热西提是甜瓜种植的行家里手,“这些甜瓜都是我们自己种,预计亩产2吨,西梅的销路也特别好,1亩地能卖出1.5万元。”说起这些,他的眼睛笑成一条缝。

好收成离不开好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把良种良技送到田间地头,为基地提供了9个新抗盐碱品种。

“我们想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与阿图什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改良改造相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把鱼塘和碱水中的微藻、雨生红球藻、蛋白核小球藻分类培养出来,为鱼虾提供优质的饵料,为人类健康特别是功能食品提供优质的富硒微藻原料。我们还把西南地区优良的酿酒高粱品种引过来,通过评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酿酒高粱品种,最终能够在这里发展高粱酒产业,把一产、二产、三产进行融合,形成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农业产业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任茂智说。

松他克镇园艺场村有200余亩盐碱地,土壤质量差,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为高效利用闲置土地,推进乡村振兴,松他克镇在园艺场村盐碱地建设80座温室大棚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该基地20239月已交付使用,有育苗区、移栽区、生产区、采摘观光区4个功能区。在移栽区和生产区内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蘑菇、草莓等蔬菜水果和具有经济价值的花卉。

为有效推进温室大棚的正常运作,提高蔬菜水果的生产效率和产量,大棚负责人、村干部和技术人员经常开展技术指导,手把手教种植,指导预防病虫害、拔除杂草、加强科学管理,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使村民就近就业。

“近期我们带动就业3000人次,用工量大。”阿图什市松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大棚负责人王忠生说。

园艺场村村民艾散江·库尔班说:“我原来零散务工,经常没活干,现在在温室大棚务工,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很安心。”

基地采取“公司+村集体”产业化运作模式,由阿图什市松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松他克镇6个村筹资,带领村民免费学习和掌握种植技术,使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新鲜蔬菜水果,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我们村原来有500座左右的小拱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发展主导产业的要求,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建设了80座温室大棚,促进了村民就近就业,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下一步,计划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村委会主任玛依拉·赛都拉说。全媒体记者 温彤 吾拉依卡勒·米卡提

责任编辑:王静

解读文章
69bbbb6a60a8455586c274c958d892c4
df79fbd0d13247569cdc464e9c352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