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克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年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和援疆资金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环境更美,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做好改善民生“大文章”
“小区的变化太大了,安装了健身器材,增加了绿化面积,生活更加舒适了。”家住阿图什市帕米尔小区的居民石慧感慨道。
前些年,帕米尔小区基础设施破旧,环境脏乱差。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配电线路排列整齐,下水道管网得到维护修理,小区道路得到平整硬化……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克州以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安全、改善居住环境为出发点,对部分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同时,聚焦民生所盼所需,把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作为增强民生福祉、提高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高标准持续推进,不断强化管理,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让更多家庭的“安居梦”成为现实。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压紧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着力把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成为“精品房”“放心房”“满意房”。
据了解,今年克州投入各类资金43.2亿元,重点实施阿图什市新城高级中学、阿克陶县维吾尔医医院提升、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个、棚户区改造460套和新建公租房426套等50个民生领域项目,办成了许多惠民利民的实事,让各族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绘就教育发展“新蓝图”
行走在克州大地,无论是在乡村的幼儿园,还是在县城的中小学,朗朗读书声中充满着无限希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克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根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把每一个孩子紧紧搂在党和政府怀抱,把每一名教师都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的要求,克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农牧区中小学校软硬件设施,让农牧区学校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工程全覆盖,让“同在蓝天下,共享好教育”的理想成为现实。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组建优化各级德育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德育人才的研修、培养,德育研究、思政课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劳动锻炼等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实践育人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克州加强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和总量不足等问题的解决。依托国培、区培、州培及对口援疆培训等渠道,从专业知识、师德师风、教学研究等方面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促进医疗服务更便捷
65岁的阿图什市民张天福,今年刚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以前一个支架上万元,现在只要几百元,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张天福说。
让群众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全方位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最终目标。克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等方面着手,加速推进医养结合,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看病贵、购药贵,一直是困扰群众的问题,也是医改重点之一。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克州纵深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环环相扣、综合治理,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全州48家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保障实惠。
同时,以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主线,将县域内各级医院、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进行整合,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州成立以县(市)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乡(镇)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州、县、乡、村四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实现全覆盖,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如今,在克州大地上,一条条新政新规施行,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让群众真正过上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全媒体记者 王世英)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