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方发展的热土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中央媒体“走进口岸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克州侧记
十一月初,万山之州层林尽染,高质量发展之风劲吹。
11月6日至9日,由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5家媒体、55名记者组成的中央媒体“走进口岸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克州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边境口岸以及工业园区等地,了解克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
9日,克州召开媒体见面会。州委副书记、州长吾肉孜阿力·哈西哈尔巴依出席会议并就克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特别是对外开放情况作推介。他说:“今年以来,克州科学谋划并深入推进工业经济‘三大布局’‘四大产业’、农业产业‘四个百万’工程、城市建设‘四大行动’等,实现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打造强边固防兴边富民的战略要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西陲高地、‘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边贸重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州地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会上,州发改委、商务局、文旅局、吐尔尕特口岸管委会等单位负责同志围绕媒体关注作互动交流。
活动期间,采访团上口岸、进学校、入小区、访工厂、看展销……深入挖掘克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向大众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克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克州篇章的生动实践。每到一处,采访团成员认真拍摄,仔细询问,真心感受,用优美的文字、图片,记录下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在阿克陶县雪松中学,采访团探访了学校在江西援疆力量的帮助下打造的“红杜鹃”红色文化育人品牌,观摩了学生课间活动,深入了解学校在红色文化精神培育、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
伊尔克什坦口岸、吐尔尕特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其中吐尔尕特口岸自古以来就是贸易通道,直通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纳伦州,西进可达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等“一带一路”重点物流枢纽节点,是中国通往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的重要通商口岸。“智慧海关”、忙碌的境外货车、一串串通关数字……让采访团成员印象深刻。
在G315托帕至吐尔尕特口岸公路项目建设现场,压路机、推土机等作业设备的轰鸣声让采访团成员感到震撼之余,也坚信此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对克州的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一路实地探访,一路切身感受,采访团成员对克州蓬勃发展的态势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在口岸,看着通关的大货车不停地开过,外国货车司机对于往来中国能挣钱很有信心;依托口岸进口生意的人,对目前非常满意,对未来信心满满……口岸的发展,造福当地老百姓,这片神奇的古老土地,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未来可期。”工人日报社记者部主任杨兆敏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
“请问克州将如何持续强化外向型经济建设?”“克州将如何提振消费信心?”“我们将积极与周边国家共建肉类、农产品等加工合作区……”“积极支持建设口岸物流服务、政务服务、综合服务、数据服务智慧口岸平台,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使口岸运行安全、畅通、高效。”在采访问答之中,克州大力宣传推介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
在阿图什市幸福街道吾斯塘路社区,采访团实地感受克州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变化。“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基层治理‘八力’为抓手,打造孕育出共享‘无私’塘,汇聚‘一家’情党建治理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设。”面对采访团,吾斯塘路社区主任蔺梦巧介绍说。
在帕米尔中亚进出口商品展销区,琳琅满目的农特、文创产品,勾勒出克州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带着采访团成员“穿越时空”讲述着这方热土的成长与发展故事。
各个媒体将笔触与镜头对准克州,通过网站、客户端、微博等平台集中展示主题访谈、记者手记、采风图集、系列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实现全媒呈现、互动传播。(全媒体记者 杨鸿午)
责任编辑:艾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