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绿色文章” 打造“绿色银行”
来源 | 克孜勒苏日报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从道路到河流,从市区到乡村,处处树木葱茏。克州坚持不断创新制度供给,健全绿色机制,林业经济日渐显现。
绿洲飘果香
州林草部门围绕“特色林果和戈壁农业一百万亩”目标,坚持以林养林,荒漠化治理与经济林建设并重发展特色林果业,既让戈壁荒漠变成果园,又让农民尽享生态建设红利。
在调优结构上,科学布局优势产区,引导特色林果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阿图什市重点发展无花果、葡萄,阿克陶县重点发展巴仁杏、新梅,乌恰县重点发展晚熟杏、樱桃,阿合奇重点发展沙棘等名优特果品种植规模的思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利用戈壁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确保林果面积稳定,培育名、特、优、新果蔬产品。力争到2025年,全州标准化果园面积达到10万亩。
随着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深入实施,克州抢抓有利时机开展培训,引导农民掌握实用科学管理技术,增强致富本领。为持续推进林果业提质增效,提升广大群众特色林果业技术管理能力,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向农户“传经送宝”,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摆渡人”。
阿合奇县林草局技术员居马地力·拜吐尔几乎每天都会到沙棘基地为采摘工人讲解采摘技巧。
数据显示1-9月,全州林果面积增加到39.19万亩,围绕“疏密改造、基础防治、科技培训、示范园建设、优化品种”五项重点工作,累计开展林果科技培训234场次1.3265万人次。
积极扶持林果企业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促进林果业产销一体化发展。引导林果企业积极投身营销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大林果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资金、项目倾斜,在巩固现有销售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内地销售市场,提升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电商加大无花果、木纳格葡萄、巴仁杏、沙棘等产品推介宣传力度,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企业和市场经济“双赢”。
“十四五”期间,克州林果业发展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青山逐绿行
生态优先,绿字当头。克州坚持护绿、增绿两手抓,一方面全面加强天然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等举措,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凭证采伐林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加大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一抹抹新绿在大山深处显现。
落实“一长一站一员”网格化管理,开通林长制信息平台,全面纳入州、县(市)、乡、村各级林长信息,同时不断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功能,助推巡山护林、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监测保护等工作开展。
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全面建立州、县(市)、乡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全州36个乡镇、237个村(社区)均制定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行动方案。目前,设立林长制工作机构5个,州级林长6名、县级林长71名、乡镇级林长387名、村级林长558名。划分4个州级片区林长责任区,初步建立责任清晰、层级负责、覆盖全域、重点突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林长制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实现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网络全覆盖。
第三季度,州级林长巡林巡草3次,县级林长巡林巡草20次、乡级林长巡林巡草320次,村级林长巡林巡草1568次,有力推动林长制工作开展。
林长制的落实见效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克州始终把群众配合、社会支持作为深化林长制落实的重要内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了解、支持参与森林防火工作,推动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全媒体记者 朱玮)
责任编辑:艾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