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山绿水 构建生态克州
来源 克孜勒苏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4-26 12:51 阅读 1
   

克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探索建立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长效治理体系,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克州。

保护湿地资源 释放生态红利

春日里的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雪山、草地……高原自然风貌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1256平方公里,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种湿地类型,是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冰川、天然草场及大面积的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等不同的生态景观在此区域交错分布。

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促进生态平衡,克州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健全保护体系,每年投入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600万元,新建管护用房、巡湖道路,配备管护设施和聘用管护人员。

湿地周边的牧民把草场“还”给野生动物,赶着牛羊从保护区内搬出来。目前,保护区已完成勘界立标、标识牌警示牌安装工作,聘用长期管护人员10余名。通过长期科学修复和精心保护,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有植物236种、动物371种,是帕米尔高原上的“物种基因库”。

2005年开始,克州已建立以森林、湿地、动植物类型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8处,批复面积约350934.15公顷。

守护野生动物 构建生态和谐

“阿合奇县境内再现雪豹踪迹”“克州民警夜巡途中救助被困濒危野生动物盘羊”“受伤苍鹰获救助、一摇一摆要肉吃”……现在,这样的新闻在各大网站时常可见。随着克州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人和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获得救助、回归自然。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州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种群已得到有效保护。现有已知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金雕、雪豹等6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秃鹫、鹅喉羚等16种。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各族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保障野生动物繁衍栖息。”州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玛依拜尔·艾尼瓦尔说。

转变思想观念 共享生态文明

17载植树造林让阿图什从“不毛之地”变成“天然氧吧”;城市公交电动化,尾气噪音没有了;绿地公园多了起来……这一系列环境改善成果,都来源于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2004年开始,克州持续开展生态绿化工程,累计投入2.11亿元,采用“乔灌草结合、林果间作”的办法,先后建起北山、南山生态治理片区,造林面积3.85万亩;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规范化建设,对64个村进行生活污水治理;

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认真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新疆帕米尔湿地自然保护区446处违法违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100%

……

绿色发展提升“含金量”,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克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全力打造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美克州。(记者 吴敏)

5d17d772443e4bc6ad6b4e88dbcf592b
9fb5ff42418449e5a671e1b046684d6d
  • 各县(市)网站
  • 媒体
  • 地州市政府
  • 区政府部门
  • 省区市政府
  • 国家部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