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绿色底色 筑牢生态屏障
来源 克孜勒苏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2-19 13:07 阅读 1
   

25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阿图什南湖公园芦苇丛中,野鸭、苍鹭开始新一天的活动。

“每年很多野鸭、苍鹭等都会来南湖公园栖息,数量呈递增态势,这主要受益于南湖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州林草局野生动植物办工作人员玛依拜尔·艾尼瓦尔说。

“十三五”期间,克州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征途中,交上了一份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答卷。

2005年开始,克州建立以森林、湿地、动植物等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各类自然保护地8处。新疆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克州境内仅有的1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56平方公里,有植物236种、动物371种,成为帕米尔高原上的“物种基因库”。

为保护这片湿地,克州对保护区进行整治和复绿,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住在湿地保护区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成为“湿地卫士”,他们放下羊鞭,骑上摩托车在湿地保护区开展巡护,既是管护员,又是宣传员。

新疆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斯马伊阿吉·伊布拉音说:“以前,保护区有很多垃圾,每年工作人员和管护人员不定期开展垃圾清理,提高村民湿地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生态平衡,克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保护体系,先后获批建成“新疆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阿合奇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每年投入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万元,新建管护用房、巡湖道路,配备管护设施和管护人员。

同时,开展退牧还湿项目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巡护工作,对违法破坏湿地资源现象严厉打击,防止湿地生态资源破坏及污染。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使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更有效的恢复,让更多农牧民享受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实惠。”斯马伊阿吉·伊布拉音说。(记者 祖丽皮亚)

3329047fb0d7404ebf65fd03def36bcb
9fb5ff42418449e5a671e1b046684d6d
  • 各县(市)网站
  • 媒体
  • 地州市政府
  • 区政府部门
  • 省区市政府
  • 国家部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