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克州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克州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克州的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扎实落实“生态立州”战略,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营造良好生态格局。 打造生态空间绿色发展潜力无限 3月24日,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劳动拉开帷幕。州、市两级义务植树2000亩,通过乔灌草结合,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样化的防护模式。 克州坚持生态第一,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做好“三篇文章”,实现“四大目标”,努力让克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加快推进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荒漠植被保护、防沙治沙等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全面加强173.32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完成植树造林7.22万亩,力争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0.5万亩。计划完成中央补贴造林0.5万亩。大力推进荒山绿化,打好造林绿化攻坚战。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高效防护林。 启动特色乡镇绿化工程,抢抓特色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契机,把生态建设与林业大发展有机结合,在特色乡镇和新农村建设中促进乡村林业大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并从中取得收益。 克州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根据自治区林业厅2018—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分配计划,克州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已选聘771人,人均年工资10000元左右。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快和完善适应现代林业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宣教基地设施,提升教育功能和效果。加强观光旅游果园建设,扶持林业旅游和林业专业合作社稳步发展。 严保底线守护好蓝天绿水 在乌恰县黑孜韦乡阿依布拉克村休闲广场,村民晒着太阳聊着天,其乐融融。 近年来,乌恰县以牧业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以山、水、路及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态牧业,推进生态牧业村建设。 乌恰县生态村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是克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为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克州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土壤生态修复、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指导农民采取措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培育、研究、推广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清洁种植养殖模式。 克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执行规划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三个坚决不上”“四个不予审批”,严禁“三高”项目进驻克州,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底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认真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突出抓好水、大气、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饮用水水源地及地表水、地下水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确保克州境内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技改项目,确保城镇污水达标排放。积极推进环保税费改革,加大环保税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建设健康平衡生态系统 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重要湿地”之一,这里有野生动物兽类12种,鸟类100余种,野生植物150余种。近年来,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宣传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2010年克州正式成立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把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列入克州‘十三五’发展规划。”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支部书记阿不都色力木·阿不力米提说。 克州有两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除了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外,还有阿合奇国家级湿地公园。阿合奇县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打绿色牌、走绿色路,以建设空气清新、生态优美的碧水蓝天纯美阿合奇为目标,持续开展戈壁荒滩造林、托什干河两岸防洪淤地生态恢复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 “今年我们要延续‘绿盾’行动工作,全面排查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落实管理责任,对发现的问题一抓到底。”阿不都色力木·阿不力米提说。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穿行在克州的大街小巷,一个个“绿镜头”让人赏心悦目,一幅幅“绿画卷”让人倍感清爽,让绿色成为克州山川的主色调,成为克州发展的永恒动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记者 祖丽皮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