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保护传承发展论坛②:非遗聚力拓新局 市场赋能古艺新
来源 | 克州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1 |
---|
7月14日,2025年《玛纳斯》保护传承发展论坛在克州国际大酒店举行。其中,“非遗新生——传统技艺与智慧在现代商业中的融合之道”分论坛汇聚了40余位国内外非遗保护专家、文化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参会,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据统计,我国已有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让这些文化瑰宝在市场化浪潮中既保持本真又焕发活力?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探索、实践案例和跨界思考,共绘非遗创新发展新图景。
克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玛克·卡德尔发言
克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玛克·卡德尔以《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为地方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题,从“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非遗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商业化与现代化转型”等方面发表演讲。他表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调整单一思维模式和保守观念;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运用新技术创新非遗表现形式和生产方式,推动非遗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非遗品牌;深化文旅融合,将非遗融入旅游全过程;加强与援疆省市、高校科研机构、演艺团体、文旅文创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合作;有序开展对外交流协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克州通过举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以文旅为媒,创新开发非遗IP、特色手工艺品销售、民俗体验等模式,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硬支撑。这些生动实践展现了克州在非遗商业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北京绿维规划院一带一路院长才让旦知发言
北京绿维规划院一带一路院长才让旦知在《克州非遗与无花果小镇商业化结合设计思路》中提到,以克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载体,结合当地特色“无花果小镇”的文旅开发需求,通过空间规划、产业植入及品牌运营,构建“非遗+农业+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克州歌舞团党支部书记杨花明在《非遗新生——克州歌舞团探索传统非遗商业化、市场化运营焕发新生之路》中介绍,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模式,与克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同探索让传统非遗艺术在现代商业中焕发新生的融合之道。
吉尔吉斯共和国中吉文化交流与汉学专家马哈巴特·阿利别科娃以《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合作:吉尔吉斯共和国非遗商业化路径简析》为题,结合旅游数据、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等国际化影响,分析非遗商业化落地的现状、挑战与潜力。她表示,吉尔吉斯共和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正借助旅游业和国际活动平台,推动非遗实现“可看、可用、可持续”的发展转型。(全媒体记者 温彤 高萌)
责任编辑:朱小佩